??? 主人公心語:咱有多大勁兒,就為強軍使多大勁兒?!蹩》?/font>
??? 初秋九月,沂蒙山麓暑氣仍濃。
??? 悶熱的操作間內,氣焊噴嘴吐著火舌?;鸺娛抗賹W校優秀士官教員、二級軍士長王俊峰,正在對自行研制的某新型導彈“吊裝轉運訓練平臺”進行最后的完善,火光映紅了他額頭上的汗珠。
??? “王教員研制的設備特別貼近訓練實際,因為他知道我們需要啥?!睆氖陆虒W科研工作10余年,王俊峰參與研發了多種型號導彈實戰化教學訓練裝備,輔助訓練近千名測控專業士官骨干。
??? 用熱血與汗水磨礪劍鋒,是王俊峰從軍24載始終不變的追求。
??? 1998年,王俊峰懷著“當全能號手”的夢想考入軍校。面對復雜的導彈理論知識,學歷不高的王俊峰發起了沖鋒:白天拉著教員開小灶,晚上打著手電背知識點……憑著一股韌勁,兩年下來,王俊峰將幾十本理論教材和數千條工程安裝規程爛熟于心。以優異成績畢業留校后,王俊峰從一名專業骨干逐漸成長為熟練掌握多種型號導彈操作技能的“全能號手”,擔負實戰化教學保障任務。
??? 2008年夏,學校組織學員赴西北高原開展實彈發射演練。由于制式吊裝設備僅有一套,訓練進度較慢,在現場擔任技術指導的王俊峰決心研制一臺吊具解決這個難題。
??? 制式吊具配套性強,只針對特定型號導彈的吊裝轉運,“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保障模式無法適應學校多型號、多彈種頻繁轉換的訓練實際。王俊峰通過改進創新,成功研制出一款新型吊具,在滿足特定型號導彈吊裝需求的同時,部分兼顧了其他型號導彈作戰保障需求。
??? 不僅如此,他還利用自己多年從事作戰保障的豐富經驗不斷改進設計方案,使研制的新吊具更加符合基層官兵的操作習慣。從軍24載,王俊峰潛心研制教學設備30多種,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
??? 會打仗的師傅,才能教出能打仗的徒弟。2014年,學校探索士官任教制度,王俊峰成為首批士官教員之一。在全新的崗位上,他傾注了大量心血,培養的畢業學員85%以上成長為關鍵崗位號手。
??? 憑著對崗位的熱愛,王俊峰先后主導完成7項導彈武器實戰化教學訓練裝備研發,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榮立三等功1次,入選原第二炮兵專業技術士官尖子人才庫,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二等獎。